冬
至
冬至,俗稱“冬節”“亞歲”等,是一年中黑夜最長、白晝最短的一天,從這一天開始進入“數九寒天”,將迎來低溫、暴雪等最寒冷的日子。如何度過這些寒冷的日子?請先在冬至把養生做好。
冬至
起源
冬至的起源于一次國家層面的都城規劃。早在3000多年前,周公始用土圭法測影,在洛邑測得天下之中的位置,定此為土中。據記載,周代以冬十一月為正月,以冬至為歲首過新年,也就是說,周公選取的是經土圭法測得的一年中“日影”最長的一天,為新的一年開始的日子。
由周到秦,以冬至日當作歲首一直不變。至漢代依然如此,《漢書》有云:“冬至陽氣起,君道長,故賀……”,直到漢武帝采用夏歷后,才把正月和冬至分開。但冬至一直排在24個節氣的易貝網絡首位,稱之為“亞歲”。后來一般春節期間的祭祖、家庭聚餐等習俗,也往往出現在冬至。
冬至
飲食
北方吃餃子,“冬至不端餃子碗,凍掉耳朵沒人管?!痹谥袊狈?,有冬至吃餃子的風俗。每年一到這天,不論貧富,餃子是必不可少的節日飯。相傳,這一習俗是不忘“醫圣”張仲景“祛寒嬌耳湯”之恩。
南方吃湯圓,古有詩云:“家家搗米做湯圓,知是明朝冬至天?!倍脸詼珗A,是我國的傳統習俗,在江南尤為盛行,民間便有“吃了湯圓大一歲”之說。湯圓可以用來祭祖,也可用于互贈親朋,還代表團圓之意。
冬至
養生
中醫認為“腎開竅于耳”,冬至以后氣血運行不暢的或者腎陽虛的人耳朵比較容易生凍瘡。這個時候經常按摩耳朵,有助于腎臟的保健和氣血的順暢。最易貝網絡常用的三種按摩方式是拉耳垂、提耳尖和摩耳郭。
拉耳垂:用兩手的拇指、食指同時按摩耳垂,先將耳垂揉捏、搓熱,然后向下拉耳垂15~20次,以發熱發燙為度。
提耳尖:用雙手捏住雙耳上部耳輪,適量提拉耳尖,提拉的時候大拇指和食指順便對耳尖進行按摩,以微微發熱為度。
摩耳輪:拇指位于耳輪內側,其余四指位于耳輪外側,揉搓2~5分鐘,再往上提揪,以耳部感到發熱為止。
冬至開始“數九”,冬至日成了“數九”的第一天。關于“數九”,民間流傳著的歌謠說:“一九、二九不出手,三九、四九冰上走,五九、六九沿河看柳,七九河開,八九燕來,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?!?/p>
最后,預祝大家冬至快樂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