原標題:《中國公民中醫養生保健素養42條》第30條——時令養生
《中國公民中醫養生保健素養42條》第30條——時令養生
時令養生:按照春夏秋冬四時節令的變化,采用相應的養生方法。
解讀:時令養生又稱“因時養生”,就是按照春夏秋冬四季變化與陰陽消長規律,對人的起居、飲食、情志等各方面進行調節,以實現健康長壽的養生方法。
春季,從立春到立夏前,包括立春、雨水、驚蟄、春分、清明、谷雨六個節氣。春為四時之首,萬象更新之始,氣候多變,時寒時暖,陽氣漸升,陰氣下沉。所以,春季養生必須根據氣候變化特征,保護陽氣,著眼于一個“生”字。
夏季,從立夏到立秋前,包括立夏、小滿、芒種、夏至、小暑、大暑六個節氣。夏季陰陽兩氣相找聯盟交,是一年里陽氣隆盛、陰氣低虛的季節,對于人來說則是新陳代謝旺盛的時期。夏季養生要順應夏季陽盛于外的特點,注意養護陽氣,著眼于一個“長”字。
秋季,從立秋至立冬前,包括立秋、處暑、白露、秋分、寒露、霜降六個節氣。秋季氣候由熱轉寒,陽氣日衰,陰寒日生,是陽盛轉變為陰盛的關鍵時期,人體陰陽變化也開始轉為陽消陰長。因此,秋季養生安神寧志,以緩秋刑;收斂神氣,使秋氣平;無外其志,使肺氣清,以“收”為基本原則。
冬季,從立冬至立春前,包括立冬、小雪、大雪、冬至、小寒、大寒六個節氣。冬季是一年中氣候最寒冷的季節,天地萬物處于閉藏狀態,陽氣蟄伏,陰精閉守,人體的陰陽消長代謝也處于相對緩慢的水平。冬季養生,應避寒找聯盟保暖,內守陽氣,為來春生機勃發做好準備,以“藏”為基本原則。(正北方網)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
責任編輯: